中国越调网,中国最大的越调专业网站

中国越调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网文百科 > 文章摘录 >

谈越调《明镜记》

时间:2011-09-03 03:30来源:河南省越调剧团团志 作者:时弢 点击:
原载1982年《光明日报》

    看了河南省周口地区越调剧团申凤梅同志主演的马少波同志的新作《明镜记》很感兴奋。深刻的生活哲理和质朴生动的表演,产生出一股感人的艺术魅力。

    白居易有诗:“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西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十八岁的李世民抱着“出民于水火”的壮志,举兵代隋,罗致群英,艰辛创业,只用十七年的时间,结束了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四百余年的大分裂,开创了统一太平的贞观盛世。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功与他推心置腹、知人善任、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关系甚大。过去读唐史,自己也很为唐太宗求谏、纳谏的远见和气度所打动。《明镜记》就是写唐太宗纳谏的,而是表现纳谏不易,直谏更难的思想。这确是一个难写的题材。唐太宗毕竟是封建皇帝,有他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要刻画出他的自负猜忌心理和君权至上思想,较准确地反映这一历史真实,难度是较大的。作者没有追求离奇的情节,只是以长孙后盛服朝贺这段富有戏剧性的史实为中心,用太宗修九成宫和对宫人    宿官舍事引起的纠葛,偏听偏信,展开了进谏与拒谏、纳谏的戏剧冲突,完成了唐太宗的形象塑造。《明镜记》既写了魏征谏君,又写了长孙后劝夫,特别是着力写了唐太宗纳谏的反复性和艰难性,前后辉映,跌宕有致。写唐太宗的失误、拒谏和终于从谏的过程,既符合历史真实,又驰骋了艺术想象,为历史剧如何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创造提供了新的范例。《明镜记》之所以激动人心,在于作者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和细致的情感,塑造出唐太宗、魏征。长孙后几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表现了那些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励精图治的优秀品德。作者着重写情,前面的铺垫,正是为了后面君臣推诚相见的感情迸发。如长孙后对唐太宗及唐太宗对魏征的那些大唱段,都是心贴心的倾吐,情与情的交融。感人至深处是唐太宗知错必改之真诚,引咎自责之痛切,和魏征不计生死、犯颜直谏的报国之情……太宗对魏征那一跪及“今日里金殿上卿言诚恳,一字一泪警顽心……”的大唱段,由于申凤梅深入人物内心的表演,慷慨婉转的唱腔,催人泪下,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事情有大小,职位有高低,人与人之间,类似“进谏”与“纳谏”的矛盾,过去有,今天有,将来也会有,尽管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异,批评与自我批评将永远是推动人类思想前进的武器。

(责任编辑:赵钱孙)
顶一下
(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