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调网,中国最大的越调专业网站

中国越调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网文百科 > 文章摘录 >

越调与农民观众审美心理

时间:2011-09-03 03:26来源:河南省越调剧团团志 作者:董建功 点击:
原载《中国戏曲研究》2003年6月第62辑

    中国戏曲的生成过程其实就是“演”的舞台时空和观众心理时空展开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就河南三大剧种之一的越调来看,观众主要是农民、农民观众的审美心理对于越调剧种的发展及传播至关重要。那么,这种审美心理究竟以何种方式存在和作用于越调艺术?它对越调艺术的产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应如何调节越调艺术和现代农民观众审美心理之间的平衡呢?

        越调的历史

    越调,原名“四股弦”,因以“四股弦”这种古老的民间乐器为乐队主奏乐器而得名。越调剧种源远流长,是河南省三大剧种(豫剧、越调、曲剧)之一。最早主要流行于河南各地,鼎盛之时演出区域遍及中原、淮河中游沿岸,亦曾远涉东海、南海,内蒙、新疆等地,在全国有着一定影响。关于越调剧种的渊源与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一)源于《霓裳羽衣曲》,据说越调【慢板】与相传的《霓裳羽衣曲》有某些相似的因素,因而其形成源头可追溯到李唐时代。因《霓裳羽衣曲》为唐玄宗梦游月宫所得,故名“月调”,渐渐易名为“越调”。(二)南阳梆子变体说。周贻白《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认为越调应为“月调”即所谓平、背、侧、月之“月”。它成为一个剧种系在清代乾隆以后,初起于河南南阳。因此,河南的月调为南阳梆子的一种变体。(三)源于南阳“鼓子曲”。也有人认为,越调音乐的某些音型、旋律与“鼓子曲”中【越调头】、【越调尾】、【垛子头】、【垛子尾】相近或相同,二者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四)由古音律之“越调”演变而来。本人认为,越调是中原农民群众吸收了民歌、民谣,与地方风土民情和语言相结合,再加上越调艺人们不断努力创新而逐渐发展成的地方戏曲。

    清末民初之际,是越调的极盛时期,可以说是名角辈出,群星璀璨。主要流布于河南地区的各类班社,仅南阳的邓州一地,就有越调班子70余个。民国初年,随着河南梆子迅猛发展和民间小戏不断涌现,越调也不断进行着重大的艺术变革,在原有的音乐体系的基础上,吸收新音乐养分,强调口语化和轻盈明快,产生了一大批以民间传授故事为题材的新剧目,与固有的演出剧目相对,称为“外装戏”,而早期传统剧目则被称为“正装戏”。自此,越调舞台更加色彩斑斓,一批擅长演“外装戏”的女演员如李桂红、魏金玉、张桂兰等脱颖而出,红遍中州,深受农民观众的喜爱。邹少和先生在1937年撰写的《豫剧考略》中描述说,在当时所有河南地方戏曲剧种中,只有越调可与河南梆子抗衡,其他剧种均只偏居一隅。

    建国后,越调剧种得以重兴。河南省相继有数以千计的农村业余越调剧团广泛开展演出活动,成立了许昌、商丘、郑州等三个地市级和襄城、方城、睢县等十三个县级专业剧团,拥有演职人员一千一百余人,专业音乐工作者、编剧、导演、舞台美术设计等创作队伍得到扩大和发展。

    越调艺术与现代农民审美心理的不对应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戏曲在发展,农民也在进步,可以说,越调已经不是原来的越调,农民也不是原来的农民了。有些艺术家认为农民对越调剧种的审美心理发生了超前性变化,越调艺术和农民观众审美心理之间不再是平行和对应关系。我个人认为,越调艺术的改革和变化,是在“固本求新”和适应群众欣赏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与农民观众审美心理之间的差距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大。

    新时期之初,越调“老戏”在禁锢10年之后开禁,越调传统剧目《诸葛亮吊孝》、《李天保娶亲》、《智收姜维》引得万人空巷,争相观看。当时在河南省郑州市紫荆山公园每天演出两场,一连演了一个多月还很难买到票,但几年过来很快便门前冷落车马稀了。青年观众在看过稀罕后,立刻移情别恋;而对于喜欢越调的老观众而言,观看原封不动恢复的越调戏也使他们大失所望。时代前进而旧戏依然,越调艺术与观众审美心理开始发生错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农民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精神悄然发生着改变。他们有思想,有文化,有细腻的感情和复杂的性格,过去越调作品中所表现的那种几十年一贯制的憨厚、老实、愚昧落后形象和小能人式的狡黠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找不到了,而越调在这方面却与生活不能对应,不少作品对农民的认识远远落后于实际,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思想水平上,越调与观众的第一重错位由此产生。

    越调在失落之后,急于打扮自己,把许多并不适宜自己的东西生吞活剥地搬用过来,如盲目追求品味而加重戏曲的思想负载,为制造轰动效应搞“新闻戏”和“广告戏”,现代戏《史作善》和新编历史剧《少康大帝》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认为戏曲过于“贫困”,强化“包装”,硬楔入流行歌曲和现代舞,现代戏《大潮中的漩涡》、《风流寡妇》等正是这种认识的产物。其结果导致越调艺术失去本体,使得对越调怀有一种天然审美期待的农民只好忍痛割爱。这是越调变革中出现的第二重错位。

    还有就是越调对“农民戏”的曲解。应该说“农民戏”或叫农民喜爱的戏不仅是反映农民生活的戏,更主要是以农民的艺术观去观照各种生活的作品;但是现在许多所谓的“农民戏”却只让农民看“农民”,即只创作表现农民生活的戏,明显反映出观念的错位。

    类似的错位还有很多。越调在追农民,农民在盼越调,但两者却一次次失之交臂。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在大声疾呼,呼唤越调艺术的本体回归,号召戏曲作家虚心向传统戏曲学习,向民间戏曲学习,用戏曲思维概括生活,用戏曲的叙述方法讲述故事,研究新时期的农民,用当代农民的审美心理去观照生活。

    正视农民审美心理

    平衡越调艺术和农民观众审美心理的关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以小见大。只有深深扎根于基层的戏曲作品才能赢得最广大的观众,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如今越调越演越大,离农民却越来越远。其实,越调更善于表现小事件、小人物,如《李天保娶亲》、《白奶奶醉酒》等。流传下来的传统戏多是以小见长的,即使大事件、大人物也被越调作了“小”的处理。当然,作品的成功与否往往不在“大”、“小”上,而在于对题材的开拓深度和作者的表达能力。所以,戏曲不必贪“大”,以众多小场面、小事件、小人物演出大主题来,“以小见大”,才更能体现戏曲的特色。

    二要雅俗共赏。戏曲本来就是俗艺术,不俗便没有观众,这不是品味问题。越调有自己的叙述方式,有自己概括生活的思维方法。如今有许多戏曲生硬改变这种方法从而大大影响了越调的原有口味。越调靠大众化而生,靠大众化而兴,若把它搞得过于神圣,叫普通老百姓不好接近,其艺术生命就萎缩了。

    三要土洋适度。“土”是“土”在风格上不是档次上,“土”就是地方性。越有地方性便越有民族性,越有民族性便越有国际性。因此,重视和发展河南特色,拥有河南自己相当稳固的观众群,才是保持越调本色的关键。

    四要简而不陋。越调有“简”的特长,除了主要人物,没有什么“简”不了的,人物、布景道具,甚至灯光和乐队都可以简化。越调可以使这些省去的东西出现在主要人物的身上、嘴上、眼上,用表演和语言去补充。这种特长为越调轻装深入基层提供了便利。深化和发展这种特长,不仅可以减轻越调的负担,而且有低投入、高回报的可能。从艺术上讲,这种特长在草创之初,在草台班子为基层老百姓演出时,因条件制约,也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到后来,越调已经借此创造出无以替代的独一无二的特色,而这特色已经具有与农民审美心理相吻合的美学价值。

    培养农民观众

    振兴越调的口号在河南已经提出了一二十年,社会各界特别是文艺界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其中有两大举措功不可没。一是注重人才培养,二是强调剧目建设。在培养人才方面,剧团扩大戏曲院校招生,举办“河南省越调青年演员大奖赛”等,使一大批跨越世纪担当越调振兴重任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剧目建设方面,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在继承、挖掘和整理优秀传统剧目的同时,加强对旧剧目的改造和新创剧目的革新,推出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新戏,初步扭转了越调艺术普遍存在的“技大多于戏、旧多于新、守胜于创”的被动局面。

    虽然越调振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越调不景气的状态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深究起来,固然仍有人才和剧目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但对于越调来说,只有努力在与大众的审美契合中实现自身价值,正确理解马克思所提出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论述,才是找到了制约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尽管也举办过不少戏剧节和河南省戏剧大奖赛,但越调的宣传和推广却始终没有找到十分有效的方式。目前,越调观众仍以中老年人为主。因此,花大气力培养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对于增强戏曲新的生长点,促进越调艺术的振兴与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观众审美心理和培育观众,扩大越调的鉴赏群体,首先,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推广和普及。现代观众与戏曲的疏离除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之外,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不能不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过多地强调要砸烂旧世界、与传统彻底决裂的时候,没能审慎地规划如何在旧世界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新世界,导致文化的延续出现了断裂。传统文化中凝聚着民族智慧,浸润着民族意志,涵载着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古老民族走向新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加强民族文化包括戏曲知识的推广与普及,对于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如果能在学校适度开设传统文化鉴赏课,在各类大众传媒上开设专栏,系统介绍各种文化常识、文艺流派和艺术行当,定能为人民提高越调欣赏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要放下架子,主动走进观众,认认真真地研究观众审美心理,知道他们想看什么,想听什么,才能有目的地创作、排演剧目,使越调艺术真正成为大众艺术。越调起源于勾栏瓦舍,与普通劳动群众有着天然的关系。走上庙堂,趋向高雅,固然有利于越调艺术的成熟和完善,但是,脱离大众的高雅和成熟有可能成为葬送自己的毒药。主动走近大众,不能光靠在剧场里等客上门,而是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送戏到工厂、农村、部队和学戏,让群众有机会在较多送上门来的越调鉴赏中,培育出对越调的热爱和兴趣。

    再次,要围绕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进一步强化越调的创新。要努力缩短越调艺术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距离,在继承传统艺术精华的同时,大胆突破,勇于创新,敢走新路,敢演新戏,胸中时刻装着观众,用最能与大众思想沟通,最能撞击出观众思想火花的好剧目留住老观众,吸引新观众。另外,要加强对优秀演员和剧目的评论和介绍。处在信息时代,仅重视创作问题是不够的,没有足够的宣传评价,再好的演员和作品也难以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真心诚意地听取专家和观众的意见,踏踏实实做好演出前后的宣传评介工作,在越调和观众间架起顺畅的沟通渠道,才能让越调艺术在努力贴近新一代农民观众的过程中走向新的更大的繁荣。

 

(责任编辑:赵钱孙)
顶一下
(1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