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调网,中国最大的越调专业网站

中国越调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越调新闻 >

襄县加大越调非遗产保护传承力度

时间:2011-12-05 20:42来源:襄县文化局 作者:杨春敏 点击:
襄城县文广局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

    襄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为进一步落实贯彻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精神,襄城县文广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以非遗保护规划制定工作为抓手,认真组织项目申报、宣传展示、人才培训、理论建设和普查资料后期整理,襄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文广局为保护成果加大保护力度,经研究决定把襄城县市级非遗名录《襄城越调》录制成光盘资料存档保存,并通过协调,把襄城县越调剧团在八十年代录制的几部优秀剧目从省电视台收集起来,为越调的传承做出极大贡献。

    这次录制的剧目有《李天保娶亲》《李双喜借粮》《双灵牌》上下部,《慈母泪》等13部大戏。剧团的同志们冒酷暑、战高温,排练加工剧目,提高质量,从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确保襄城越调非遗资料录制成功。

    《襄城越调》始于民国七年(1918年)。襄城县越调剧团定名于1959年。前身系始建于1945年的襄县南关街石行常胜越调班。

    《襄城越调》的基本特征:襄城越调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衍变中,它具有了鲜明的艺术特征。一是极大的兼容性。  《襄城越调》是由南阳一带越调老艺人流入而产生的。所以它具有南阳越调(下路越调)质朴、婉转、细腻、典雅的风格。但是,它在襄城落地生根后,受到上路越调豪放、粗狂、火爆、明快的影响,同时也有襄城石行越调班、七班戏得融入,呈现出上路、下路共存、越调与民间音乐互动的结构形式,在百花开放中形成艺术上的统一性等艺术特征。二是鲜明的地域性。《襄城越调》一经产生就受到了地方方言,民俗风情、审美情趣等本土文化的影响,所以就出现了衬词、衬字的方言化,剧目选择的多样化的嬗变,逐渐由“正装戏”向“外装戏”过渡。三是质朴的平实性。《襄城越调》就是来自民间的地方剧种,源于百姓,服务百姓,它的剧本内容特别是唱词唱腔都非常生活化、口语化,有许多就是群众的语言,质朴、平实,群众容易接受,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唱段能常年在群众中传唱。

    《襄城越调》的主要价值:襄城越调在历史的长河中对河南越调及许昌越调戏曲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自从襄城越调与本土民间音乐时间有机结合后,在传统文化环境中不断进行着自我调节甚至包括脱胎更新的改造过程,达到了自己的“鼎盛”。所以它直接导致了许昌地区越调剧团的诞生,也间接导致了许多优秀剧目的传承与发展(如进北京汇报演出的《无佞府》等)。包括在研究新时期的越调剧种如何生存和发展,襄城越调就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襄城越调》是越调繁荣发展的沃土,是越调人才成长的摇篮。襄城越调曾经拥有前辈越调名家李明玉、张勋、孙书德、刘秀荣、郭宝霞、袁秀莲等,优秀中青年演员杜朝阳、孙云等,越调琴师音乐家宁金川等许多群众喜爱的演员和琴师,也造就了今天襄城越调有一批中青年演员和乐队,他们在兴衰曲折的艺术道路上,薪火相传,守望越调。

    《襄城越调》所处地理位置特殊,西南直通平顶山、南阳,东北接许昌、郑州等地,无论是文化传承、艺术交流、人才流动,都能发挥上传下达 、左右逢源的作用。在继承民间戏曲精华的基础上,襄城越调必将与豫剧、曲剧等河南民间戏曲一样,重新焕发青春,再次为世人瞩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是一项全新而长期的重要工作,襄城县文广局有决心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文化强县中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责任编辑:赵钱孙)
顶一下
(1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