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调网,中国最大的越调专业网站

中国越调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越调名家 > 中青演员 >

浅析越调的板式和曲牌

时间:2012-07-21 21:40来源:中国越调网 作者:王炳灿 点击:
王炳灿,国家一级作曲。

中国戏曲剧种繁多,其声腔音乐不外乎板腔体和曲牌体两种体制。越调是我国地方戏曲中的一种,又是河南三大剧种之一,它的主体唱腔音乐是在板腔中穿插演唱曲牌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越调音乐的表现力。越调声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过程中,形成一套功能完备的板式体系和表现方式,又显示着鲜明的剧种个性特征。越调的板式和曲牌究竟有怎样的表现力,我想通过几个方面浅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

 

一、越调板式的表现方式

 

越调有哪些板式,这当然涉及到板式的概念,什么是板式?板式,作为戏曲音乐术语很通用、更广泛,作为一种概念,却很模糊。如果从字面上理解为以“板眼”变化为原则,通过不同节拍、节奏、速度而划分唱腔格式的话,那么凡属戏曲便只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和散板四种格式了。从越调的实际运用中来看,罗映辉先生在《论板腔体戏曲音乐的板式》中讲的很有概括性。他说:“用板式来概括板腔体戏曲音乐结构的板类和板别,标志着在同一个声腔内的各种‘板’之间,除了各自独具的特点以外,还含有内在的相互关系,有一体多变的意义”。一体多变所形成的声腔形式,包括调式、腔式、句式和主旋律等以及词格。在越调中,不同板式都有着自己相对稳定的段式、句式、腔式结构的表现方式,从不同的表现方式就会显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能力。

 

介于目前越调声腔音乐理论的研究,众多专家认同五大板类的分类。每一板类又派生出若干个唱腔板式,而每一种板式又有上路调(豫东)、下路调(豫西南)等不同的地域演唱风格,从而,构成了越调声腔的板式体系,由于不同的板式具有不同的演唱方法,加之演唱曲牌的穿插运用,越调在众多地方戏曲中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本人认为,板式不是公式,它只是唱腔结构的一种框架,完全可以根据内容的要求,在其框架内变动发展,也就是说板式有它一定的灵话性。灵话性主要表现在各种板式的结构可长可短、可整可散、可新可旧。它在母板的基础上,通过增减相生,简繁相剂等手法,巧妙而极其生动地变化旋律和节奏,从而充分发挥唱腔的功能,深刻全面地揭示特定的思想内容和内心感情,进一步增强板式的表现力。如《尽瘁祁山》中运用了[导板],诸葛亮唱:“风沙浩渺征烟障”,在接[慢板回龙]演唱中,为描绘诸葛亮率军征讨司马大军的宏伟气势时,节奏加快,旋律级进,有张有弛,松紧相映,犹如千军万马的战斗场面,但在结束句的“华夏黎民乐安康”唱腔时加入新的音乐素材,使传统板式的唱腔旋律伸展,而后转到带有鲜明特性音调上结束,恰如其氛的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情绪。

 

再者,板式还有一定的逻辑性。即有规可遵、有律可循,大体可表现在板式的变化和有机的组合。如《老子》一剧情探一场,在老子失去紫葺的全剧高潮唱段时,根据人物内心情绪需要,罗例出散、慢、快的板式组合,由[导板]—[回龙]—慢板的[碰花垛]—铜器调派生的[乱弹]—[紧原板]。[导板]词格为七字句,“毕生放喉第一喊”用气声朗颂并反复“第一喊”三字,待唱第三遍时,上调运用典型[导板]后半部的传统唱法,烘托人物的内心情绪,待激情[回龙]的抒发后,经过气氛音乐转至节奏缓慢叙事性的[碰花垛]、[乱弹],旋律的舒展使行腔委婉。曲调的优美展现了演员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而后转到紧促强烈戏剧冲突的[紧原板]把剧情推向高潮。这一唱段的板式组合把越调声腔艺术的高亢有余,抒情不足传统演唱得一改现,又通过板式变化,演员的情感随之而变,把老子对紫葺的师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更进一步展示出越调板式丰富的表现力。

 

通过板式的灵活性和逻辑性的陈述,还值得一提的是,板式还有一曲多唱的用法,但通过速度、强弱等音乐表达的程度对比,则达到不同的艺术情感。如在《收姜维》中诸葛亮闻报赵老将军在天水被困,按一般的处理应用焦虑不安的[紧原板],而越调表演大师申凤梅却用了缓慢舒展的[慢板]演唱。来表现诸葛亮稳键、练达、沉着的人物性格,[慢板]在《诸葛亮吊孝》中却表现小乔为迎周瑜凯旋把速度上提,增加了欢快、喜悦的艺术效果,而[流水板]大多用于叙事抒情,在《诸葛亮吊孝》小乔唱:“闻官人在巴丘不兴妖亡”中,由悲愤的[非板]唱后转[苦流水]时,把速度放慢来表达她对周瑜死的悲哀哭诉之情。事实胜于雄辩,根据不同的剧情,演员可在同一板式上尽情地发挥,但板式唱腔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曲调、演唱速度,特别是演员的声腔艺术表演。

 

二、越调板式表现力简述

 

通过上述所见,既然每一种板式都有它的可张可宿性,灵活性和逻辑性,那么我们在创作时,如何运用不同的板式达到其创作目地呢?应该说,每一种板式在结构形态上能够存在、肯定有其特定的艺术价值。各有各的表现力,下将越调常用的板式及其表现力作一简述。

 

1、[慢板]、[乱弹]、[十字头]、[垛子]、[流水]曲调质朴,节奏平和,多用于抒情和叙事。

 

2、[二八板]、[快流水]、[过桥流水]、[铜器调]节奏明快,曲调清新,常表现欢快,喜悦心情。

 

3、[苦流水]、[阴四板]、[慢流水]、[碰花垛]、散板类的[滚白]曲调底沉,节奏缓慢,长表现悲哀,伤感之情。

 

4、曲调简练,节奏明快的[对口流水] (俗称拐头流水)、[紧续子]、[狗嘶咬]等多用于争吵、辩理、气愤等戏剧情节。

 

5、[铜器调]、[花垛子]、[拉马调]、[不砸嘴]节奏简练适宜表现幽默、风趣、诙谐的人物心理。

 

6、作为引导型的[慢板回龙]、[导板]、[大起板]、[非板]等板式,多表现高亢、激越、气势宏伟的场面。

 

三、丰富多彩的越调曲牌

 

上面谈了越调主体腔调的板式表现力,下面了解一下越调长期以来保留丰富多彩的演唱曲牌。越调演唱曲牌虽不相昆曲和河南曲剧的曲牌体,但在实际运用中与越调的板式互补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在众多曲牌演唱形式上,常用曲牌可分为三个类别。

 

一类用于某种特定场合和表演程式。如[梅花洒]、[神童令]多用于表现行军中众将齐唱,起到增强势气的鼓动作用;[丹芙蓉]用于人物饮酒时的表演程式;[肚疼歌]、[开锁歌]分别用于表演肚子疼和房门开锁的程式表演。

 

二是专戏专用,所谓专戏专用,是指某支或某几支曲牌仅用某一出戏之中,这类戏多为小型剧目,真对戏的内容而命名。如[搓柱调]、[撕裹脚]、[钉缸调]、[玩猴调]、[打铁调]等,但专戏专用曲牌还有另一种情况,即一支曲牌仅在某一出或某几戏中为表现特定情绪时演唱。如[三导板]曾在新编历史剧《斩关羽》中,华容斩曹情节使用,表现出关羽的威武气势。

 

第三类使用频率较高,常穿插于板腔之中的曲牌。它们分别为[吹腔]、[彩腔]、[一串铃]、[孟姜女]、[上天梯]、[上楼]、[耍孩儿]等。与[吹腔]相比,[彩腔]主要为增加音乐色彩用于旦角演唱。而[一串铃]在小戏[打观]中则多次反复使用,并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值得一提的越调曲牌,在调式、调节性及旋律风格上多不相通,而这些曲牌包括它们所属剧目,则是中国戏曲这个多声腔的戏剧艺术群体中,不同剧种之间相互继承、吸引、借鉴的体现。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日益提高,这就要求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要固体求新,无论是板腔或曲牌,在实际创作时在保留其风骨下,结合剧情、人物进行有益的发展和创新,使其既不失剧种风格又有时代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越调的板式及曲牌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责任编辑:赵钱孙)
顶一下
(9)
90%
踩一下
(1)
1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