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调网,中国最大的越调专业网站

中国越调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网文百科 > 文章摘录 >

慈母与恩师

时间:2011-09-03 03:15来源:河南省越调剧团团志 作者:申小梅 点击:
“申凤梅同志先进事迹讲演团”材料
  • 特殊的老师特殊的情

    有人说我和老师有天生的缘份,因为我与她相识以后,老师过去曾公开说过的“再也不收徒弟”的话改变了。其实我与老师的“缘份”并非“天生”。记得那是1988年的秋天,当时我在淅川县越调剧团当演员,一次趁团里放假,我坐了六百多里地的汽车来到周口,想恳求申老师为我刚刚扮演的诸葛亮戏作一番指教。那天风很大,我上车前就感到有点发烧,所以一路上更增加了心中的不安,因为申老师名气太大,我真担心一位无名小演员的贸然打扰会惹得她厌烦。我就是怀着这种心情来到了周口,一下车就感到头重脚轻,浑身冷得厉害。我坚持着打听到了申老师的家,当时她刚吃过晚饭,听到我自报家门后,马上叫保姆给我做饭,又忙着泡茶拿水果,她那平易近人的态度一下子把我的胆怯和顾虑打消了。我不好意思地在她家吃过了饭,就开始向她介绍自己演戏的情况,当说到我刚学会了《诸葛亮吊孝》时,她高兴极了,马上让我为她表演一段诸葛亮的唱段,我就壮着胆子班门弄斧起来。谁知道一个唱段刚完,我就支持不住了,头昏脑胀躺在了沙发上。申老师急忙跑到外面叫来辆三轮车,亲自陪我去医院。她楼上楼下搀扶着我找医生、取药和打针,忙到半夜才一块儿回到她家,让我跟她住在一个房里。那天夜里,她起来三次给我量体温、喂水、喂药。当时我的心比针扎还难受。我没想到第一次见老师就给她添了那么大的麻烦;我更没有想到,申老师竟然是这么一位慈祥的艺术家呀!从那天起我又在老师家住了五天,当我病情好转时,她就开始给我讲戏,她手拿羽毛扇站在我面前认认真真地表演,从一个眼神的含意,一个手势的作用,一句唱腔的技巧,她都讲得绘声绘色。每给我辅导一次,简直比登台演一场戏还累。难忘的五天过去了,我走的那天早上,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头扑到老师怀里“哇”地一声哭了,我说:“申老师,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五天,让俺喊您一声娘吧!”老师替我擦擦眼泪笑着说:“霞呀,回去好好演戏,能为咱越调争光,比喊我啥都高兴啊。”

    从那以后,连续两三年当中,我象一个女儿依恋亲娘那样离不开老师的教诲和疼爱,而老师在艺术和生活方面对我的关怀更是难以说尽。她给我买过很多书籍,写信要过我的唱腔录音并对我的唱腔给予指正。尤其让我难忘的是,90年的七月中旬,她正在郑州住院治疗糖尿病,为了更多地了解我的舞台表演和演出效果,她竟然停止治疗离开了医院,冒着酷暑跑到了四百多里以外的平顶山梁洼煤矿看我演出《诸葛亮吊孝》,结果她的出现让细心的观众认了出来,戏结束的时候,申老师高兴地走上舞台,在为观众演唱前说出了一句让我欣喜若狂的话:“霞呀,我答应收下你这个徒弟了,可一定得为越调争气呀!”

    就这样,我荣幸地成了申老师的关门弟子,不久又调到了她的身边。为了叫我好好练功,她给我买了双练功鞋,她还把她家的大穿衣镜抬到了我家里。当时她的身体已经很差了,每天早上还亲自教我练功,后来她实在支撑不住了,就指派团里一位年轻老师给我辅导,在老师的关怀下,我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时候,老师却做出了一件出乎我意料的事情。事情还得从全省首届越调演员荧屏大赛的准备阶段说起,当时我想参加又有点胆怯,老师就鼓励我树立信心,还亲自为我审定了参赛节目,也就是老师亲手教会我的《收姜维》中“三传令”一折戏。距参赛还有半个月时,老师每天都对我进行辅导,连一处细微的动作和唱腔都不放过,几乎每次排练她和乐队的同志都在为我服务、为我鼓劲。因为只是参赛戏中的一个片段,又加上申老师的辅导,那段戏我练得很熟。参赛时,我信心十足,不怯不慌,发挥得很正常,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不少评委给我打了最高分,轮到老师了,我满心期待着她会再送我一个惊喜,但她却亮出了一个让我目瞪口呆的分数:今晚倒数第一的分数。我的头一下子懵了,片刻我才静下来,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不明白是哪一点愧对了老师,更不明白她的关门弟子若得了金牌对老师有哪点不好。然而比赛结果已成定局,名次无法挽回,我仅仅因为及其微弱的分数差距屈居银牌。当晚回到宾馆,我赌气不见老师,而她却主动来看我了,一进门就把我搂在怀里说:“生气了?怪老师不公平了?”我一听这话又哭了,我说:“老师,我当真是倒数第一吗?”老师笑着回答:“当然不是。我要是不使劲压下你的分,你就是金牌了。霞呀,金牌是个到了顶的东西,弄不好叫人头昏啊。你还那么年轻,先得个金牌不一定是好事,艺术上的东西没个边儿啊。”听了这话,我的泪止住了,这时才明白我并没有愧对老师,老师也没有减少她对我的爱,而是对她的徒弟付出了更多的苦心,更深的爱呀!

    这就是我的老师,其实她的爱心并不是对我一个人这样,可以说剧团的年轻人没有一个不曾感受过她的温暖。为了解决青年演员下乡演出的后顾之忧,老师就让自家保姆替他们照看孩子,为了解决青年演员两地分居,调动工作问题,她四处奔波,直到落实为止,为了解决有的同志家庭生活困难,她经常接济他们,还帮助剧团家属子女联系就业。申老师对其它越调剧团的青年演员也十分关怀,为了互通情况、方便联系,她专门建了一个通讯录,经常给求教于她的青年演员寄书、寄磁带,打电话询问演出情况,她不顾自己年迈体弱,还抽时间走出去赶往学生的演出地跟踪辅导,她坐在观众席看学生表演,感受学生的舞台功夫,对学生的每句唱腔,每个动作,她都不放过。

    申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老师,为了学生,她毫无保留地把演技传授给我们,能够倾其所有为学生排忧解难。多少年来,她用自己的行为规范影响着学生,用她那德艺双馨的品格哺育着我们,她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淳朴的感情,学生们称她是慈母与恩师。

  • “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托举起越调艺术的未来。”

    申老师的晚年,除去演出和必要的社会活动,她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中、青年演员身上。她经常对我们讲:“旧社会入科班学戏,是为了混饭吃,今天是为了培养人才,为了艺术事业。带好学生,就是赢得了明天的舞台,带不好学生,也会失掉今天的舞台,责任重大呀!”为了提高辅导水平,她虚心向艺术院校的老师请教,为了增强辅导效果,她还请人给我们讲课,她要求学生,不能完全依靠老师成才,要自己加压成才,她从不把自己的艺术见解和表演方式强加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的实践,鼓励学生立戏先立身,一要有良好的艺德,二要有精湛的艺术,三要有高尚的人品,而这第三点是最重要的。

    记得我刚调到老师身边的那段时间里,老是几乎每天都抽出时间向我传授她的看家戏,她教得认真,我学得实在,我把她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调都印在了心里,不管理解不理解,反正要达到逼真不走样。一次剧团为周口的一个会议演出《收姜维》,老师为了让我在当地领导面前亮亮相,就安排我演了前半场的诸葛亮。演出结束时,上台接见演员的一位领导同志对申老师说:“老申,你这个徒弟演的像你,太像你了。”当时申老师笑笑没说话,等领导同志刚离开,她就拉住我的手说:“霞,刚才领导的话给我敲了警钟,看来我把你这个徒弟快教出毛病了,这毛病不是别的,就是你演的太像我了,往后你得想法超过我呀。”我一听赶忙摇头说:“我是申派传人,别说超过老师,真能学得像您我也就满足了。”申老师见我根本没听懂她的意思态度严肃起来,她说:“我不要什么申派传人,我要的是越调艺术的接班人。咱唱戏的有句行话,叫做像我者亡,学我者生,超过老师才算精。你还这么年轻,光模仿我这个老婆子有啥出息呀!”

    从那天晚上以后,老师再教我学戏的时候,总是先启发我的思路,先问我该怎么做,有时候她能够成半天的给我讲京剧、川剧等外剧种的表演方式和演唱技巧,叫我多借鉴些外剧种的东西。她还要求我多读书、多学习点理论。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对自己的要求比过去高了,我塑造的舞台形象也渐渐丰满起来。

    申老师不仅在艺术上鼓励学生大胆突破、超越自己,更难得的是她把握时机,舍己让贤,为越调人才的脱颖而出甘当人梯。197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准备拍摄申老师的看家戏《李天保娶亲》,当时申老师刚刚脱离文革的磨难,这次拍电影对她恢复声望、展示演技、扩大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申老师私下同导演磋商,极力推举青年演员马兰担任李天保角色。当导演宣布这一决定时,全团人员都很震惊,当时的马兰还是个没有转正的学员,而申老师扮演这个角色,在舞台上整整演了三十多年,无论从哪方面讲,这个角色都轮不到马兰。申老师耐心对大家说:“咱剧团不搞论资排辈。马兰年轻,扮相好,唱腔也好,给她次机会就树起了一个人。我慢慢就老了,越调的前途都在年轻人身上,推出好的演员越年轻,我心里头就越踏实啊!”就这样,马兰在申老师的一手扶植下登上了许多演员一辈子都可望而不可及的银幕,一举走红,成为知名的越调演员。

    老师不仅对马兰是这样,为了推出年轻新秀,好多年来剧团排演新戏,申老师都坚持推举越调新人担任主演,自己甘当配角,她是用红花来映衬绿叶,以便使学生尽快成为鲜艳夺目的红花。

    1990年,老师以一个配角的身份率《吵闹亲家》剧组晋京演出,她让优秀中年演员陈静老师担任主演,演出获得成功,陈静老师荣获了全国文华表演奖。

    为了展示越调艺术的新生力量,把一批新人推向舞台,推向观众,申老师在她临逝世前的最后一次赴京演出中,在有中央领导和文艺界专家观看的重要场次中,她毅然让自己的学生主演了前半场,自己只演后半场戏。首都观众评价说,一位大艺术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建国以来首都舞台上还是绝无仅有的。

    申老师就是这样,她一辈子无儿无女,但是在她的心中,越调艺术的年轻人都胜似她的儿女,她一辈子没有积攒下钱财,但是每一个学生都从她身上继承了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振兴越调艺术的使命感和崇高的艺德。为了这一使命,申老师用她那瘦弱的肩膀,托起了越调事业的未来。

  • 为照亮后人燃尽了最后的生命之火

    近些年来,超负荷的工作把申老师过早地送入了风烛残年,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严重折磨着她的身体。老师时常为越调事业的前途忧虑,同时也不断增长着希望。学生们明显地感觉到,晚年的申老师是以生命为代价加大了对学生培养的力度。就在她第一次得心肌梗塞经医院七天七夜抢救过来以后,她便把自己的全部看家戏都传授给了学生。为了普遍提高青年人的艺术修养,她聘请文化教员用了两年时间对三十五岁以下的演职员进行了培训,她还用自己的工资来卖业务书籍送给大家。为了拓宽视野,发现新人,扶植新秀,她多方筹集资金13万元,提议并支持举办了首届河南省越调演员荧屏大赛,为越调艺术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老师是在争取时间,加快了生命的节奏,她一天也不停地操劳着,一边安排辅导排练,一边联系演出,总想让自己的学生,早一天在舞台上立起来。1994年河南电视台邀请她参加春节文艺晚会,申老师极力向电视台的领导推荐我,夸我怎么怎么好,结果就把我推上了河南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的屏幕,她在各级文化部门和电视台、电台举办的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和专题栏目中,都极力把自己的学生推向舞台和屏幕。老师就是这样煞费苦心地为越调推举新人,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永远忘不了最后一次见到老师的情景,当时她躺在病床上,已经虚弱得几乎没有说话的力气,她抓住我的手说:“霞呀,人活着得有个目标。前些时候我说过咱师徒要合录一盘磁带,用我这老婆子的虚名再带你一程,看来我这个心愿实现不了啦。往后你要是自己办成了这个事,别忘了搁我那骨灰盒边放放,以后演了啥好戏也都跟我说说。我唱了一辈子戏,死了以后可不能叫我听不上恁的戏呀!”几句话把我说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怕哭出来影响老师的病情,就安慰了她两句,跑回家大哭了一场。可我万万也没有想到,像我亲娘一样的申老师,就再也不会睁开眼,看我一回了呀!

    申老师满怀着对越调未来的希望走了。今天,我们可以告慰老师的是,她的学生们正在化悲痛为力量,为振兴越调艺术奋力拼搏,继续前进!

 

(责任编辑:赵钱孙)
顶一下
(27)
96.4%
踩一下
(1)
3.6%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